2025年07月15日 / 浏览 12
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
抓住重点领域 发动社会参与 “四端”协同发力
广东立体推进“隐患排查治理年”行动
相关部门单位及省属国有企业细化行动方案,省级工作组随机明察暗访;“一业一策”“一企一策”,强化分类监管、精准执法;企业自治、全员共治,将“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”行动作用发挥最大化;聚焦技术端、生产端、使用端、管理端,严把安全生产关……
今年以来,广东省立体推进2025“隐患排查治理年”行动,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工作任务,强化预防为主、问题导向、制度发力与社会参与,狠抓“人防、技防、工程防、管理防”措施,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。
强化“一件事”全链条整治
在广州市黄埔区大沙街道瑞宁社区,原有的232个充电桩从架空层迁移至西区南门外等区域,并新增充电桩至528个,电动自行车棚停放点和露天停放区规划有序;豫章苑社区在小区一期、二期商铺外围,将15个机动车停车位改建为2处充电桩棚,改建后的充电桩棚可容纳约800辆电动自行车,电动自行车停放混乱、充电安全等问题得到改善……
在2025“隐患排查治理年”行动里,广东省紧盯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行业领域,强化“一件事”全链条整治。广东省安委会印发2025“隐患排查治理年”行动20项重点任务,推动31个省有关单位、21个地级市、18家省属国有企业细化行动方案措施;组建省级11个工作组,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明察暗访,日前已检查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单位496家,发现问题隐患1835项。
以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为例,该省重拳整治电动自行车“进楼入户”“飞线充电”等行为;创新推行架空层治理,有序改造已具备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安全条件的建筑楼栋。
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综合协调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当前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,主要分布在工贸、建筑施工、交通运输、城镇燃气、消防等行业领域。
为强化工贸行业安全监管,东莞市道滘镇开展护“瓦”、排“危”、除“险”三大专项行动,即排除工厂屋顶采光瓦安全隐患、对全镇135家使用危化品企业开展“过筛子”式排查、排查全镇1029家工贸企业简易升降设备隐患。该镇专职安全员对全镇241家使用采光瓦的企业厂房开展“拉网式”排查,重点针对材质老化、固定件松动、承重结构缺陷及未加装防坠网等安全隐患,实施“一企一策”精准整治,并建立隐患动态清零机制。截至目前,该镇累计更换劣质采光瓦52处、加固松动点位79处,并为19家企业加装防坠网。
面对全省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、重大危险源较多的现状,广东省将危化品安全监管视为重中之重。随着《广东省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指引》和8种特殊作业安全要点印发实施,危化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指引“1指引+8要点”体系正式建立。同时,广东省安委会部署推动全省349家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自查、部门全覆盖联合现场核查;组织危化品领域实用型专家,指导韶关市、珠海市化工园区85家“两重点一重大”化工和危化品企业排查整治隐患1695项。
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
在汕尾市海丰粤运汽车总站候车厅,四色风险分布图标注“限速区”“消防通道”,旅客可一边候车一边对照该图监督车站运行情况;在深圳市,市民潘先生因提供某公司涉嫌瞒报高处坠亡事故的线索,获得3万元奖励;在潮州市,一市民举报某烟花爆竹零售点超许可范围经营,查实后获得3000元奖励……这些都是广东省鼓励全民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力证明。
今年以来,广东省多方发力,持续构建“政府+企业+专家+第三方机构+群众”的安全治理格局,突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,以社会各界监督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。
广东省出台《关于建立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》,推动企业建立自查自报常态化机制。考虑到企业专业技术力量不足、隐患排查整治不懂不会等问题,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“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”行动,为企业“把脉开方”。
为推动隐患排查从“企业自查”向“专家集群研判”转型升级,广东省开发并推出集专家数据库、企业信息数据库、智能匹配系统、在线即时通信、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安全生产在线问诊平台。该平台可根据企业问诊需求,匹配对口专家,并借助在线文字、语音、图片、视频等方式,帮助企业获取专家“一对一”“点对点”指导。目前,该平台有4000多家企业及员工注册入驻,已遴选近900名技术专家入库。这些专家为200多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,助力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。
从源头上筑牢安全防线
员工工作时间脱岗、未佩戴安全帽,铝液即将发生泄漏……这些在钢铁、铝加工(深井铸造)、粉尘涉爆等工贸行业极易发生的风险,如今都逃不过广东省工贸安全监管和监测预警系统的“火眼金睛”。
2024年,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启动工贸安全监管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,应用AI视频智能识别、“AI声音识别+热成像”、AI大模型等技术,最大限度提高重点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能力。目前,该系统已接入全省607家重点工贸企业,形成“监测+预警、线上+线下、远程+现场”的工作机制。
以铝加工(深井铸造)为例,工贸安全监管和监测预警系统可通过AI声音识别系统,捕捉到深井铸造异常声波,并在3秒内自动切断电源,有效阻止铝液泄漏事故发生。
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执法工贸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此种“AI声音识别+热成像”漏铝监测技术可构建铝加工(深井铸造)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声学、温度场景,并动态分析分流盘铝液泄漏时,深水井声音与铝棒温度的变化状态,像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一样,精准发现并管控漏铝风险。
今年以来,广东省在多个重点领域应用智能预警系统,为隐患排查注入技术支持:全省36万余辆“两客一危一重”车辆完成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安装并统一接入智能监管系统;347家重大危险源企业、1087个重大危险源全部接入省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;建设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监测预警系统,并接入283个非煤矿山监测监控入口。
除了在技术端发力外,广东省还聚焦生产端、使用端、管理端,严把安全生产关,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、整改不到位不罢休,从源头上筑牢安全防线。
在生产端,广东省加强燃气用具产品、电动自行车等质量安全和认证监管,加大对燃气用具产品生产、销售单位的检查力度,督促认证机构暂停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705张,查扣(查封)各类品牌问题电动自行车2万余辆;在使用端,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,大力推动化工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和本质安全升级,指导15家企业申报更新改造项目资金1.2亿元,涉及18个更新改造项目;在管理端,以建设工程领域为例,构建工程质量全链条监管体系,上线运行全省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一体化平台,不仅严格惩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,还对安全生产失信企业实施信用惩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