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3月03日 / 浏览 30
以下是对应急管理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《关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通知》答记者问的总结与解读:
一、《通知》起草的背景和总体考虑
1.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
– 强调“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”,明确安全生产红线。
– 将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重点,推动严格执法与包容审慎监管相结合。
2. 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
– 对标《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》《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等文件要求。
– 聚焦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,优化营商环境。
3. 坚持问题导向,提高执法质量
– 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检查频次高、随意性大、执法“宽松软虚”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。
– 推动企业健全内部隐患自查自纠机制,强化主体责任。
4. 为基层减负
– 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整治形式主义的要求,减少不必要的检查,切实减轻基层和企业负担。
二、《通知》的主要内容
《通知》共16条措施,分为五个部分:
1. 总体要求
– 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统筹发展和安全。
– 提高执法质量和效能,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,促进高质量发展。
2. 坚持严格执法
– 编制实施年度执法检查计划:对重点企业每年至少检查1次。
– 精准实施行政处罚:对严重违法行为采取“一案双罚”、联合惩戒等措施。
– 推动企业自查自纠:企业内部成立安全检查组,每季度检查重大隐患至少1次,检查情况报告主要负责人及属地部门。
3. 深化精准执法
– 分类分级执法检查制度:根据企业标准化定级情况,设定年度检查频次上限。
– 高危行业: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、未定级企业分别不超过2、4、8、12次。
– 非高危行业:分别为1、2、4、6次。
– 聚焦重点事项清单:将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高风险事项作为必查项。
– 科技赋能执法: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推广非现场执法模式。
– 包容审慎监管:细化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情形,探索“首违不罚”事项清单。
4. 推进规范执法
– 多层级协调联动机制:上级部门抽查时应联合下级部门,避免重复检查。
– 规范乡镇(街道)检查行为:严格控制检查次数,防止变形走样。
– 专家管理使用:建立完善执法检查专家库,加强全流程管理。
5. 强化执法保障
– 全过程监督:严禁下达检查指标,杜绝考核与罚款挂钩。
– 激励保障政策:完善执法人员尽职免责机制,加强专业化培养。
– 队伍建设:严把入口关,组织开展执法练兵比武。
三、关键问题解答
1. 如何规范检查频次?
– 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为基础,分类分级设定年度检查频次上限。
– 针对投诉举报、转办交办、数据监测发现的严重违法行为,不受频次限制。
2. 如何推动企业自查自纠?
– 企业主要负责人指定专人牵头,组织内部安全检查组,每季度至少检查重大隐患1次。
– 自查出的重大隐患已按规定报告并整改的,依法不予处罚;未履行职责的,启动“一案双罚”和责任倒查。
3. 如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?
– 细化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情形,探索“首违不罚”事项清单。
– 对逾期不整改、拒不整改或再次违法的行为,依法立案查处。
– 涉及重大事故隐患的严重违法行为,坚决依法依规查处。
四、推动落实的具体措施
1. 加强宣传解读:通过多种渠道宣传《通知》内容,总结推广典型经验。
2. 加强跟踪督促:持续关注地方落实情况,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。
3. 扎实推进严格精准执法:加大执法力度,提高执法效能,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。
4. 加强执法监督:开展专项行动,规范执法行为,严肃查处乱检查现象。